中医认为哮喘的辨证施治应当遵循“缓则治其本,急则治其标”的原则。哮喘发作期以表实为主,要先辨寒热,以攻邪治标;缓解期则以本虚为主,应细辨肺、脾、肾的虚实及阴虚阳虚,以扶正固本。对于不少常年反复发作的慢性哮喘则可标本兼治,只是应在治本和治标方面有所侧重之分。这就需要临床大夫应当细心辨证施治,才能正确的把握住治标、治本和标本兼治的原则。
哮喘发作期往往是骤然起病,部分患者可先有鼻喉作痒、鼻塞、打喷嚏和流清涕等症状,发作时表现为呼吸困难、喉中痰鸣、咳吐不利、烦躁不安、面唇青紫等为特征。患者因个体素质、发作季节、诱发因素以及兼证等不同,使哮喘发作期有寒喘和热喘两种类型。
哮喘缓解期的治疗应辨别肺、脾、肾三脏的虚实情况,区别主次,分别以补肺、健脾和补肾而治之。宿痰也为哮喘根源之一,所以也应针对痰湿治之。缓解期的主要之劳目的是通过“扶正固本”原则减少发作次数,使病情长期缓解。
中医治疗哮喘的方法因发作期与缓解期的证候不同差异也有所不同。中医对哮喘的治疗应当首先明确患者哮喘之虚实。缓解期多属虚喘,应辨证属肺虚、肾虚还是脾虚。急性期多属实喘,需辨别属寒喘还是属热喘,并注意寒热的相兼和转化。
肺虚主要表现为营卫不固、御外无力、易感外邪等抵抗力下降;脾虚主要表现在免疫力系统功能紊乱、低下;肾虚主要表现为分泌功能紊乱。肺、脾、肾三脏俱虚会使人体内环境失稳和适应性调节功能失常,表现为对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物质和刺激产生过敏反应。
哮喘中医治疗的同时应注重生活环境与饮食起居、情志变化对哮喘的发病与治疗的影响。